首页

免费专区我爱美脚

时间:2025-05-29 17:32:25 作者:穗港青年感受大湾区科技力量 共探发展新蓝图 浏览量:93875

  中新网广州5月28日电 (记者 王坚)为期三天的“青春激扬中国梦·与‘理’相约广州行——香港理工大学CPCE—广州研学夏令营”于5月26日至28日在广州举行。其间,25名香港师生组成的研学团围绕科技创新、文化融合与区域协同发展主题开展了深度交流。

研学成员合影。研学夏令营 供图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香港文创科教协会与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CPCE)联合主办,彰显了双方在推动穗港青年交流中的协同作用。未来,双方将继续整合资源,为大湾区青年提供更多实践与成长机会,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研学首日,师生走进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近距离观摩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天河星逸”的惊人算力。中山大学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副主任李奈青指出,超算中心作为资源汇聚与技术创新的枢纽,期待更多香港青年投身国家科技事业。香港理工大学学生陈仁勇说:“看到大湾区科创合作,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香港发展的支持。”

研学成员参观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研学夏令营 供图

  在“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师生交流座谈会”上,穗港青年围绕“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等议题展开探讨。香港文创科教协会会长颜洁心强调:“协会始终致力于推动穗港教育科技合作,此次与香港理工大学CPCE携手,希望助力青年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为两地深度融合注入青春动能。”

  来自香港理工大学CPCE讲师程明基博士则表示,此次活动结合高校学术资源与社会实践,为青年提供“知行合一”的成长平台。

  随后,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小瑛教授解析了大湾区战略定位下穗港产业与科技融合路径,启发青年思考如何参与湾区建设。香港学生陈可霖表示:“活动让我对广州的科创生态和文化底蕴有了全新认知,未来希望在此寻找发展机会。”

  除学术交流外,研学团还参访了黄埔军校旧址、体验广州亿航智能无人驾驶技术、夜游珠江等。颜洁心寄语青年:“希望同学们将所见所闻转化为行动,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智慧。”(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加拿大大多伦多地区华人聚居区两餐厅遭故意纵火

中国治理盐碱地主要有“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两大技术路线。前者是以改土为核心的工程技术,即通过增加灌排设施或施加土壤改良剂等物理化学手段,将土壤盐分降到不影响作物生产的程度;后者是以选育耐盐碱作物为核心的生物育种技术,即选用耐盐碱作物品种,无需改良土壤直接种植。中国的实践经验表明,盐碱地要变身沃土良田,需要两者相结合。

(身边的变化)湖北远安:“小微湿地+”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立足全球视野,把创新的基因刻进发展血脉,绷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的神经,走绿色发展之路,我国定能构筑起科技自立自强的不倒长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勇立潮头,重塑全球竞争新优势,奏出新质生产力最强音!

以军在约旦河西岸的大规模袭击引担忧

王毅表示,国与国关系,归根到底是人民之间的交往。中澳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始终有广泛民意支持。新南威尔士州一直走在中澳交往的前列,是先行者,在中澳合作中起到示范作用。中国正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邻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此次访澳最大的感受是,不管是澳执政党还是反对党、工商界还是战略界、官员还是老百姓,都支持加强中澳各领域对话合作,都支持改善和发展中澳关系。中方愿同澳方在巩固扩大能矿、农产品、乳制品等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寻找科技创新、应对气变、绿色转型等新的合作增长点,加强教育、旅游等人文往来。希望新州在深化中澳友好合作方面继续发挥先行者作用。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布2024年第一批典型执法案例(非煤矿山)

在《2024中国·AI盛典》,节目《百家争鸣》通过AI生成技术,结合永乐宫壁画、古画,再现了孔子、老子、韩非子、苏格拉底的AI形象。四位先贤在AI撒贝宁的主持下,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造福世界”展开讨论与辩论,展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百家争鸣”盛况。

中方谈安理会改革:应让所有会员国都从中受益

1959年获奖的阿瑟•科恩伯格和2006年获奖的罗杰•科恩伯格则是一对“父子兵”。罗杰•科恩伯格获奖时感慨说,自己至今还记得年幼时,跟随父亲去斯德哥尔摩领奖的情形。他还表示,“我一直仰慕他(父亲)的工作以及在我之前其他许多人的工作”,他们是“真正的巨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